>
说完,他直直地看向叶八妹,凭他多年做生意的经验,在叶八妹和冬兰之间,叶八妹显然是付钱的那个。
叶八妹听了摊主的话后快速进行心算,她虽然不识字,但是几十年前上过心算扫盲班,在心算领域极有天分,不管是加减乘数都可以快速算出来。
摊主报出重量不久,叶八妹立刻道:“猪头肉五毛钱一斤,十五斤就是七块五;猪杂三毛钱一斤,十三斤就是三块九。”
她望向摊主:“我没算错吧?”
这时候摊主还没算出来,他扫了叶八妹一眼,嘴巴动了动,加快默算的速度,算了几遍,确定叶八妹算得没错便道:“老太太算术可以啊,没错,猪头肉七块五,猪杂三块九,一共是十一块四。”
叶八妹掏出一张五块,十几张一块和五毛递给摊主,这些钱是从家里带来的,她一共带了二十块。
摊主接过钱数了数,数完后从口袋拿出一毛钱递给叶八妹:“可以了,下一个。”
冬兰拿回猪头和猪杂,跟在叶八妹身后走出人群。
娘俩拿着东西回到自家摊位上,冬兰将猪头和猪杂逐一放到两个木桶里,放完后向旁边摊主借水洗了洗手道:“娘,咱们还要买什么不?”
叶八妹拧起眉头,不算今天卖菜赚来的钱,她口袋里还剩下八块一,这点钱能买不少东西,但是想到十几孙子来年的学费,这点钱就有点不够看了。
她想了想道:“去买几个包子吧,咱们去一中看看国民他们。”
家里的十几个孙子都在徐水镇一中读书,徐水镇一中涵盖小学、初中和高中,她倒数第二小的孙子今年八岁,正在读一年级,最大的孙子今年十八岁,正在读高二。
冬兰也想自家的两个儿子了,故而点了点头道:“娘,那咱们走吧。”
叶八妹嗯了一声,被冬兰扶着坐上自行车后座。冬兰骑上自行车,载着叶八妹骑向一中的方向,路过包子铺的时候买了十来个包子。
骑了十几分钟到达一中,冬兰没停车,一路载着叶八妹进入校园内,此时临近中午十二点,全部学生已经放学。
家里的孙子住在同一间宿舍,到达他们宿舍门口,冬兰停下自行车,扶下叶八妹道:“娘,国民他们就住这间宿舍,您进去找他们吧,我在这里看车。”
学校人来人往,虽然自行车可以用锁锁好,可是买来的猪头肉和猪杂却不好提进学生宿舍。
叶八妹点了点头,从木桶里拿出包子,拿出一个转身塞进冬兰嘴里:“这是奖励。”
冬兰目瞪口呆地看着叶八妹,一时间反应不过来,等她反应过来后,眼眶微红,心想:她婆婆真好,不苛责她们不说,还对她们特别好。
叶八妹一门心思全在几个孙子身上,自然没注意到冬兰感情上的起伏,她快步走进宿舍,依着印象走到几个孙子的铺位,远远看见他们围在一起吃午饭。
也是了,现在是午休时间,正是吃午饭的时候。
她放轻脚步走过去,站在叶国民的身后,朝几个看见她的是孙子嘘了一声,然后目光往下扫,看向他们的饭盒。
几个孙子一人一个铁质饭盒,饭盒上装着稀糊糊的粥水,粥水多米粒少,还有两个饭盒上装着菜,一个装着菜干汤,
所谓的菜干汤就是水太多、菜太少,以至于好好的蒸菜干变成了菜干汤。
另一个饭盒上装着黑黢黢的酱油,酱油学校有得买,两毛钱一勺。一般的学生一个星期买两勺酱油,然后自己加盐加水,加工成另一种酱油。
叶国民一个星期找她要一块钱,她一直以为自家孙子们的伙食会不错,没想到真实情况却是这样的,怪不得一到周末回家,孙子们饿得个个面黄肌瘦,活像天天吃不饱饭似的。
她以前问过老大叶国民零钱够不够,他每次都说够了,不需要多给。她信任自己的孙子,所以从来不去怀疑他们的钱够不够花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